6月7日上午,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教授邀请桂林文物局原局长、桂林文史书画专家林京海先生对杨小涟先生捐赠的第三批珍贵文物进行鉴赏与研读。我校出版社美术馆馆长、美术分社总编辑张明及来自我校、桂林学院等高校的多名师生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读活动。研读活动在我校出版社美术馆举行。
据黄伟林教授介绍,近日,杨小涟先生代表父母杨子才先生、周作女士向我校桂学博物馆无偿捐赠了第三批珍贵文物。此次研读活动主要品鉴其中的四件文物,包括清雍正元年进士陈宏谋书法、清道光二十一年状元龙启瑞绘画、清光绪十五年状元张建勋书法对联和当代画家叶侣梅的桂林山水画作。书画专家林京海先生对这四件珍品进行了细致地观摩讲解,并以丰厚的文史知识介绍了各位书画名家的生平趣事,详细解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
在对清雍正元年进士陈宏谋书法进行观摩时,林京海老师高度肯定了该作品的价值,详细介绍作品的创作内容和历史背景,在收藏人员手中的流转过程及下一步需要做好保护工作的注意事项。在观赏清道光二十一年状元龙启瑞绘画时,林京海先生说“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龙启瑞的绘画作品”,龙启瑞的书法在清代影响极大,其多幅书法作品遗留至今,而画作却十分罕见。林先生还提到,中国画的观赏最主要是看用笔和意境,眼前这幅菊花题材的中国画“追求并呈现于一种疏朗的状态,给人以清爽的感觉,用笔娴熟,意境也很好”。
研讨活动中,专家学者们还对四件书画的修补、展览方式、数字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谈及中国古代书画的鉴定方法时,林先生表示,主要采用的是目鉴法,一是鉴其作品的表现形态特征;二是赏其具有独立的审美形式与其所蕴涵的文化艺术内容,即传统书画鉴定中特别强调的笔墨之鉴。
在讲解书画的欣赏、贮存方式时,林先生提到古人常以卷轴装的方式贮存书画,而欣赏书画时便在桌面上将其摊开。他认为这与挂在墙上欣赏的西洋画不同,铺开来看是欣赏国画最好的方式。除此之外,林京海老师还就中国文物在海外的保存现状及国外博物馆的管理制度都做了简要介绍,现场参与人员表示深受启发。此次研读会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
沉睡的文物像是一扇窗,推开这扇窗,让文物“活起来”,可以从中窥见历史的发展、文明的演变、文化的传承。此次书画研读活动不仅是一种交流和学习,也为桂学博物馆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广西博物馆文物贮存、展览工作的进步,推动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承和繁荣发展。
文/陆宝韵 莫文兰
图/陆宝韵 莫文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