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广西文化符号”“广西文化符号百强”揭晓,《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2023)报告》发布

发布者:陈瑜发布时间:2024-05-28浏览次数:33


  5月25日上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广西文化研究课题组在广西汉字馆举办发布会,发布了《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2023)报告》,公布了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在同步举办的广西文化符号品牌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文化研究界和业界20余位专家就广西文化符号、文化标识的凝练塑造,文化形象的建构传播及文化 IP、文化品牌的打造等议题展开讨论,深入交流了广西文化创新求变和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向、策略与进路。


  

 课题组发布《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2023)报告》  (李显杨 摄)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课题组组织了首次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在广西14个城市和全国13个省区开展调查活动,撰写发表了《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报告》,出版了普及性读物《广西文化符号》。调查的相关成果发布后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调查数据和研究报告支撑了相关工作和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团队出版的两个版本的图书《广西文化符号》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奋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文化建设呈现更加蓬勃、繁荣的生动景象,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激活。广西文化也在不断改革发展中迸发更强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特别是近年来,以中国-东盟博览会、平陆运河等为代表的承载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文化符号日益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影响,以“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五菱”品牌为代表的广西工业文化,以“三月三”为代表的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以及以螺蛳粉、沙糖桔为代表的广西风物特产都大放异彩、引人注目,以“科目三”为代表的流行文化符号也不断“出圈”跨界风行海内外,广西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出了更具有创新力、爆发力和传播力的发展势能。

  十余年来,大众对广西文化的认知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广西文化凸显出怎样的创造力、引领力和辐射力?新时代广西文化高质量发展到底面临着怎样的态势、可能,又需要有怎样的新思路新举措?这些问题都是本次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最直接的目标。可以说,重启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是对广西文化资源和文化家底的再摸排,对广西文化形象建构与传播的再估量,也是对广西文化发展建设的再思考,对广西文化创造力和发展潜能的再激活。


▲课题组负责人、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教授介绍调查背景、目的与意义(李显杨 摄)


    一.调查的设计与展开  

    调查内容

  此次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继续保持首次调查的主体框架,以文化符号的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为主要测量项目,按照“神话故事”“地理、自然遗产”“历史”“民族”“人物”“文化艺术”“文化遗产”“风物特产”“企业、产品品牌”等9个类别对182个广西文化符号进行分类,主要调查受访者对广西文化符号代表性的认知评价及对广西文化符号推广价值和影响力的考量评估。

  测量方式

  此次调查的测量方式与首次调查保持一致,对广西文化符号采用绝对测量法和相对测量法两种方式进行测量。绝对测量法是让受访者对182个文化符号的代表性进行十分制评分,根据总分排名产生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相对测量法是让受访者在作为调查指标的文化符号中分别选出10个最具影响力的广西文化符号和10个最具推广价值的广西文化符号,根据所得总票数排名分别产生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和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

  调查方式与过程

  调查分为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两种方式,同步在线开展。抽样调查于2023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历时近2个月。典型调查定向邀约了60名专家进行调查。


    二.调查数据统计分析

  样本基本情况

  截至2024年2月12日,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3230份(不含专家问卷数据)。受访者的家庭居住地覆盖除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外的32个省级行政区,其中家庭居住地为广西的样本有1906份,占比为58.97%。

  统计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男性769人,女性2461人,占比分别为23.81%和76.19%;20岁以下的1373人,20-29岁的1421人,30-39岁的171人,40-49岁的158人,50-59岁的95人;60岁以上的12人;民族为汉族的2571人,壮族的453人,其他民族的206人,占比分别为79.60%、14.02%和6.38%;文化程度为高中/中专的166人,大专的1201人,本科的1478人,硕士研究生的281人,博士研究生的83人,占比分别为5.14%、37.18%、45.76%、8.70%和2.57%。

 ▲受访者年龄分布图


 ▲受访者文化程度分布图



  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

  通过对绝对测量总分的统计排名,产生了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

  调查结果显示:

  1.最具代表性的广西文化符号是桂林山水。两次调查代表性评价总分TOP10的符号重合度为60%,两次均入选TOP10的符号为桂林山水、壮族、刘三姐、桂林米粉、漓江和山歌,其中桂林山水两次调查均居首位,是当之无愧的最具代表性的广西文化符号。

  2.桂林板块的文化符号具有最高认知度。在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中,桂林直接相对应的符号有桂林山水、桂林米粉和漓江等3个文化符号,占了近1/3。从代表性排名TOP30来看,桂林直接对应的符号总占比高达33.33%,从城市排名来看,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3.风物特产成为认知度最高的符号类别。从代表性测量项目总分排名TOP30来看,风物特产类符号多达8个,入选数量大幅度领先。特别要指出的是,柳州螺蛳粉这一符号近年来的传播力急剧提升,超过了此前一直风头劲胜的桂林米粉,跃居风物特产类文化符号的首位。

    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

  在相对测量中,受访者须从调查所涉及的文化符号中选出10个最具影响力的文化符号和10个最具推广价值的文化符号。根据受访者推选的文化符号的总得票数高低排列,评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和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

 

  调查结果显示:

  1.桂林山水在影响力方面仍独占鳌头。在最具影响力的广西文化符号排名中,桂林山水以2449票夺冠,总得票数是第3名的近2倍、第10名的3倍,处于绝对优势地位。桂林山水作为最有影响力的广西文化符号,长期以来有着无可争议、难以撼动的地位。

  2.地理、自然遗产类文化符号拥有强大的整体影响力。在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中,地理、自然遗产类文化符号有5个,比首次调查时增加了2个。影响力测量项目总得票数排名TOP30中,地理、自然遗产类符号有14个,数量较首次调查时翻了一番,仍是入选数量最多的类别。

  3.桂林板块文化符号总体影响力最强。从城市分布来看,桂林的文化符号具有广泛影响力。在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中,可直接对应桂林的文化符号有桂林山水、漓江和象鼻山等3个,入选数量占绝对优势。在影响力排名TOP30中,桂林总占比为30.00%。

  4.文旅板块文化符号总体影响力明显提升。相较首次调查,地理、自然遗产类的涠洲岛、大石围天坑、猫儿山、德天瀑布、十万大山等符号排名都有较显著的提升,与大众文旅消费体验有较大关联的自然、人文方面的文化符号越来越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可。

  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

  推广价值测量项目总得票数的统计结果显示:

  1.桂林山水和刘三姐依然以领先优势名列前两名。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中,桂林山水和刘三姐分别以1765票和1533票的优势票数位居前两名,大幅度领先第3名文化符号三月三。数据表明,较长时间以来,桂林山水和刘三姐在大众认知中一直具有高度稳定的价值认同,被普遍视为广西文化符号中最具文化能量的标识。

 

  2.受访者对广西的核心文化符号的总体认知高度稳定。调查显示,三个测量项目排名TOP10的文化符号重合度为60%,即有6个文化符号均进入了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和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分别是桂林山水、刘三姐、柳州螺蛳粉、漓江、黄文秀、三月三。这表明大众对广西文化符号的总体认知具有高度一致性。

  3.桂林板块文化符号推广价值的总体认可度最高。在推广价值排名TOP10和TOP30中,与桂林直接对应的文化符号分别有3个和9个文化符号,占比均为30.00%。桂林板块文化符号的总体认可度远高于广西其他城市,彰显出桂林强大的文化实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4.地理、自然遗产类文化符号的推广价值得到高度认可。在首次调查时,最具推广价值的十大广西文化符号中,地理、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两个类别的符号均为3个,明显多于其他类别。在此次调查推广价值排名TOP10中,地理、自然遗产类符号高达5个,数量居绝对领先优势。从推广价值排名TOP30来看,地理、自然遗产类符号占比也高达43.33%,具有绝对领先优势。

    各类别三个测量项目排名前三的文化符号

  从符号所属类别来看,我们对其进行了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三个项目的统计分析,以期形成对各类别广西文化符号相对性优势和发展态势的认知。

  调查表明:

  1.大众对民族神话故事的标识性认知度不高,在代表性测量中,刘三姐位居代表性排名第4位,而百鸟衣和布洛陀的排名则位于尾部。需要指出的是,百鸟衣和布洛陀这两个符号的影响力和推广价值排名在首次调查时均居百名之外,此次调查排名均进入了前20%,大众对其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认可度有了明显提升。

  2.地理、自然遗产类文化符号仍然保持着强势影响力,历史类文化符号的认知度与当下社会的关联度较明显。

  3.人物符号的全国影响力成为价值判断的关键,黄文秀、黄大年等有全国影响力的当代人物的潜在影响和价值更为大众所看重。

  4.三月三的影响力和推广价值上升至文化遗产类符号首位。

  5.柳州螺蛳粉成为具有最强总体实力的风物特产类文化符号。


    三.调查数据的总体性分析

  基于本次调查各类别文化符号各测量项目的数据统计及两次调查数据的比对分析,可以发现一些明显的发展变化和耐人寻味的现象,有的完全可以和广西文化的发展建设与传播形成印证,有的则显示出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探究的态势。


  1.大众对广西文化最鲜明文化标识的认知具有高度稳定性。与首次调查时基本一致 ,桂林山水和刘三姐两个文化符号在三个项目的测量中基本处于绝对领先优势,成为公认的最具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价值的广西文化符号,大众认知呈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2.大众对广西文化的板块构成与区域分布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以桂林为代表的文化板块之外,海洋文化板块和民族文化板块均有符号入选影响力和推广价值排行TOP10,表明大众对广西文化宏观构成的认识更为全面、均衡。从城市板块来看,根据三个测量指标排名TOP30的符号统计,南宁、柳州在代表性、推广价值测量项目排名继续保持着较好表现,稳居第二梯队,百色板块在三个测量项目排名中均有明显上升,北海板块也有较好表现,表明大众对广西文化的认识更有纵深度。

  3.大众对广西文化的总体认知有了结构性变化。从代表性排名TOP30可以看出,大众对广西文化鲜明特征的认识有了明显变化,以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百色芒果、梧州龟苓膏为代表的风物特产类文化符号和以桂林山水、阳朔西街为代表的地理、自然遗产类文化符号数量有了明显增加,约占40%,体现出了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基点的价值取向。

  4.广西受访者和非广西受访者对文化遗产类和企业、产品品牌类符号的影响力认知有较大差异。两个群体的文化遗产类符号和企业、产品品牌类文化符号TOP10的重合度均只有50%,与两类群体对于代表性测量项目的认知关注点类似,广西受访者更看重文化符号的区域性认知度,非广西受访者更关注更大范围内的独特性辐射力。

  5.广西受访者和非广西受访者对推广价值的认知各有侧重。从推广价值排名TOP30来看,广西受访者更看重文化遗产类文化符号,非广西受访者更看重人物类文化符号。

  6.专家和大众两个群体对符号的总体认可度大同小异。从代表性、影响力和推广价值排名TOP30来看,专家和大众认可的符号重合度均大于70%,体现出较明晰的一致性。相对来说,大众更看重风物类文化符号的代表性,专家更看重文化遗产类文化符号,两个群体对文化符号影响力和推广价值的认知在类别结构上比较一致,且都最认可地理、自然遗产类文化符号的影响力和推广价值,此类符号在两个测量项目总排名TOP30中的比重都高于40%。

  7.专家和大众的对文化符号的认知和评价视角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受访者对头部的文化符号推选结果来看,大众和专家的总体性选择更多地表现出相近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对相同的文化符号的评价排名的位次。专家的评价主要基于对于广西文化资源、文化特色及相关符号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影响的全面了解和专业认知,大众的评价主要基于相关符号与自身工作、学习、生活的关联度。


  本文根据5月25日发布的《广西文化符号影响力调查(2023)报告》(报告执笔人:黄伟林、张俊显、李显杨)摘编,详细的调查数据及分析结论以课题组在学术刊物或平台发表的完整版《报告》及相关成果为准。


版权所有:我校 桂学研究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