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广西文艺评论(我校)基地、我校桂学研究院主办的霍香结长篇小说《日冕》新书分享会在桂林举行。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燕玲、作家李宏伟、《南方文学》主编光盘,作家、评论家李雪梅、陆丽娟、陈立红、张俊显、陈霞、杨国伟、陈瑜,以及我校我学院师生80余人参与活动。分享会由广西文艺评论(我校)基地负责人黄伟林教授主持。
分享会现场
霍香结,小说家、诗人,1978年生于桂林,现居北京。著有《地方性知识》《灵的编史》《铜座全集》等多部长篇先锋小说,另有诗集数种。在近作《日冕》中,霍香结以抽象现实主义手法书写新南方故事,熔铸多种元素、跨界多种文体,完成了对以莫家围的子嗣为中心的往事讲述。
细读小说《日冕》,张燕玲认为,这部新著是霍香结继系列异质性文本的先锋文学探索之后,面向文学正典的致敬之作。在《日冕》中,霍香结扎根自己的文学原乡岭西,以他对历史和文学的认知,重新建构起一个犹如福克纳笔下约克纳帕塔法一般的独特文学世界。小说生动刻画了以莫大恒和他的九个子女为代表的近八十个人物在近现代的百年大变局中不同的人生和命运,以史诗建构山村繁复灵性的百年家族史,再现了民族跌宕起伏的百年变迁,洋溢着饱满的家国情怀。张燕玲认为,《日冕》有着极强的文学辨识度,在40万字篇幅中以“百科式”书写复杂人物与曲折情节。霍香结笔下的文字叙事缠绕绵密,语言古雅蓬勃,南方的奇崛魔幻与世界的现代意识相生相应、浑然一体,二者繁复玄奥又广博精微,充满了喧哗与骚动,蓬勃与生机。张燕玲说,霍香结在地方性与世界性中,创造了自己充满异质性的文本世界,既道法自然、野气横生,又荡气回肠、雄浑厚重。“这部野气横生的史诗性南方家族长篇作品,为新南方写作注入新的活力与审美经验,我相信霍香结会成为当代中国一个难以言说又不可忽视的文学存在。”
李宏伟是《日冕》一书的责编,在视频发言中,他认为霍香结对当下汉语写作贡献巨大。李宏伟说,霍香结的写作立足于完备的知识系统,他博采中西方经学体系中衔接天人的智慧,并稍作偏移,暗通异端,自成一种望之俨然、逆流汹涌的语汇,构筑了独属于他的小说形象。他笔下有绵延无尽的鲤鱼教团,并吞八荒的铜座村庄,这些形象超脱于人,又容纳人生,似乎亘古不变,却又体贴冷暖。李宏伟说,霍香结的作品渊面深阔的同时也有根性,他的笔触能够抵达“极寒之地”,但小说的“心脏”却始终跃动于广西桂林,跃动在南方的一侧、海洋的一侧。“这种有所根植,保证了霍香结的写作能够持续生长而不漂浮,也保证了读者可以找到门径进入而不茫然无措。”
评论家黄伟林说,“霍香结创作的小说让我感到既陌生又熟悉,陌生的是他突破了小说创作的传统模式,熟悉的是他在小说中融入了大量与桂林有关的地方性知识。”黄伟林表示,霍香结笔下涉及到的许多知识他都曾在相关的古籍文献中有所接触,但这部作品提供了一种思考,即如何将各种各样沉睡在古籍中的文献重新激活。
作家光盘也认为,《日冕》毫无疑问是一次地方性写作,作者通过个人化的叙述方式,书写位于资江与扶夷江交界地的南方。“霍香结的确具有以世界眼光看村庄的能力,作品开篇和结尾,都站在人类角度探寻生活与科学的规律,小说中的人物以己之识探寻社会、战争、革命的意义。”光盘表示,《日冕》中的魔幻情节写得恰到好处,增添了作品的神秘感和艺术感染力。
青年评论家李雪梅特别喜欢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如“地母式”女性形象逄母,从她身上作家写出一个繁衍上千年的古老家族,在现代社会转型期分裂出的不同的道路。李雪梅说,小说最后以三种时态呈现出逄母一百多年的人生记忆,个体与历史、文化与记忆、生命与死亡等内容浓缩在她的多时态记忆体中。霍香结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继承了又超越了传统家族小说的“地母式”的女性形象。
作家霍香结分享创作心得
分享会最后,作家霍香结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他说,“我打小就想写一部南方史诗作品,《日冕》的完成,正是这一理想的实现。”沉淀了许久的历时经验,终于在《日冕》中以地域性的面貌蜕变为一个完整的文本世界。小说中有周遭的生活,也有历史与家族的记忆,霍香结说,写完《日冕》后,他终于可以告慰长眠于墓陵之下的先辈。
与会人员合影
作者:雪梅
来源:中国作家网
链接: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23/0917/c403994-40079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