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道之路》主编在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发布者:蓝善康发布时间:2022-04-14浏览次数:10

《望道之路》新书发布会发言稿

 

黄伟林

 

2014年我们创建了望道话剧社,2018年创建了望道记录社,2019年我们又创建了望道读写社。

主持人让我说说创办望道社团的初衷。

我想说,我们创办望道社团,就是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之外还有一个课外成长的空间;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在课堂发现自己的才能,而且能在社团发现自己的潜能;希望同学们能学会交流沟通、协同合作、待人处世;希望同学们有一个丰富多样、充实快乐、乐观上进的大学生活。

其实,这时候,我最想表达的是我对望道社团的感激:

我经常想,没有望道话剧社,就不会有新西南剧展;没有望道记录社,就不会有桂学博物馆;没有望道社团,很难想象我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能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没有望道社团,很难想象我们的《桂林文化城文学研究》能入选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与其说指导老师们为望道社团做了什么,不如说望道社团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为我校、为我校我学院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017年,我们在桂林纸的时代书店做《新西南剧展》的新书发布会,当时还只有望道话剧社。五年后的今天,我们在雁山校区独秀书房做《望道之路》新书发布会,望道社团增加了记录社和读写社两个团队。

然而,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这两本书所呈现的,并不是望道社团数量的壮大,而是望道学子心灵的成长,它谱写的,是新世纪的大学时代、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2022年4月9日

于我校雁山校区独秀书房

 


《望道之路》新书发布会发言稿

 

刘铁群


非常的高兴能和大家有这个交流的机会。刚刚我还在想,到广西师大工作之后,我自己的感觉就是,高校教师的生活很模式化,一眼能望到尽头,我知道我每天要做什么,我能预知我退休之前的样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无奇、波澜不惊。用一个作家的话来说,这种生活就像一柱香,只能慢慢地烧。那么,这种生活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呢?2013年。2013年,黄伟林老师和我一起策划的新西南剧展,那时候,我的生活就不再像一柱香,不断能迸发出一些火花,甚至是一些烟花,这是一种挺好的感觉。策划了新西南剧展之后,经常跟同学一起开展各种活动,这种师生在一起活动的感觉特别好,我觉得他不仅改变了同学的一些活动和学习,也改变了我自己

其实每一位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都曾经是一名痛苦的“高三人”;现在每一位大学老师在进入职之前,也都有一部攻读博士学位的血泪史。在工作中,我感到特别难受的是,不少大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还有我们的不少老师,进入工作岗位之后,承受着各种压力,对教学工作的精神信仰也难以维持。我们是否就要带着这样的痛苦情绪去学习和工作?在推进新西南剧展的过程中,我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背着那种疲倦的包袱和痛苦的负担学习和工作?其实学生的学习和老师的工作其实可以做得很美。从2013年到现在,从话剧演出到发展到三个学术型社团的成立,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学生可以获得一种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学习也以是一种享受的过程,审美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我的工作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上课,不仅仅是在家里写论文。教学空间突破了课堂的限制,教学过程从课内延展到课外。在这个过程中,有辛苦,但也很快乐。看到望道社团一批批学生的成长,我感受到,教学和科研都可以有新的拓展空间,就像疫情期间有人建议一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我觉得,我们也可以把论文写在舞台,写在社团。

策划《望道之路》这本书的时候,我想设置几个标题,但想了一天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后来我就从家里随手抽出了屈原的《离骚》,我读了一遍《离骚》之后,获得了一点灵感,就拟定了几个标题,“修内以望道”,“所思在望道”,“慕道而求索,”“尊道而树蕙”,“望道路漫漫”,这几个标题都是化用了《离骚》的诗句,它们代表着望道社团师生们的精神的追求。望道社团已经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前面的路还很长,不过,尽管“望道路漫漫”,我愿意一直陪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上下而求索”。



感谢、守望与陪伴

——在《望道之路》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 

李逊

时间:2022年4月9日(星期六)14:30

地点:我校雁山校区独秀书房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抽出周末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望道之路》的新书发布会。我也没想到我能以主编的身份来同大家分享与学生社团共同成长的这近十年的时光。

首先,我要由衷感谢黄伟林老师和刘铁群老师,在他们的主持和策划下,“新西南剧展”这一项目得以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反响。依托“新西南剧展”成立的“望道话剧社”也日渐成熟,成为一张展现学院学生风采和学院特色的亮丽名片。之后,在黄伟林老师的推动下,望道记录社、望道读写社相继成立,望道社团在学生专业能力培养方面发挥了更大更积极的作用。如果没有黄老师和刘老师,望道社团不会在短时间内有这样的规模,也不会形成“望道”这一品牌和内在强大的精神内涵。

其次,我要感谢学校各部门、学院党政领导对望道社团的关心和支持,学校学工部、宣传部、团委2014年起就从学校层面给予“新西南剧展”大力支持。时任学院党委副书记的吴骞老师和现任学院党委副书记韦敏老师都非常关心望道社团的发展,热心学生各项活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帮助社团解决具体的困难,全力支持社团的各项工作。还有看着望道社团成长的刘立浩书记,我印象中几乎每场话剧他都去观看,剧情都烂熟于心,张口即来,每次演出的细节书记都会过问、提醒和指导,始终挂念着学生的成长。刚上任一个星期的江飞书记,非常关心望道社团的发展,上任伊始就多次电话了解并指导社团工作,对望道社团寄予了厚望。

当然,最需要感谢的自然还是各位望道社团的同学,你们才是《望道之路》的主角。没有你们,望道社团就是无源之水,没有你们望道社团也就没有活力,更谈不上发展。我觉得能有机会指导望道社团是我与望道的缘分,能够与同学们一同成长这是我的幸运。

接下来,我想结合辅导员的身份和我的具体感受谈谈社团或者说同学们给我带来的一些思考。

首先,指导望道社团是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辅导员九大职责里有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学风建设这两大职责。学生社团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平台,而学术型社团又是最好的学风建设平台。社团把志同道合的同学汇聚在一起,社员间更容易进行有效对话,更容易产生精神的共鸣。社团活动虽只是学生工作的一个小板块,却能通往学生内心的大天地。在社团活动中学生能流露出最自然和真实的情感,所以我很乐于组织和参加社团活动,这样能够更了解学生,感受学生的变化,真正走进他们。历届望道社团的成员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一直记得望道话剧社成员在2015级毕业晚会上动情地说的那句话“‘如果没有遇见望道’,这是一道无解的题。这四年是与望道重叠的四年。我们虽然不敢说自己是做得最好的一届,但论起‘全心全意’四个字,我们问心无愧。”这让我看到了不断成长着的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感,懂感恩的新时代青年,而这种望道精神的传承本身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其次,指导望道社团让我更安于我的本分。既然指导社团是本职,那么如何开展指导工作呢。我的性格不张扬,我觉得最适合我的方式就是默默的陪伴,做学生坚强的后盾。在“三全育人”理念中,我认为陪伴是全过程育人的最好体现,这种陪伴更多的是在心理层面的,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不动声色的出现,让他们感到安心。望道话剧社至今已演出50场,从2015年正式转岗专职辅导员后的30多场演出,我一次都没落下,从联系对接、彩排走场、谢幕、灯光、音响、订车事无巨细,每场演出我都来回场内走动,在后台、观众区与控制台之间穿行,最后一个离开演出场地。疫情前,我经常带领望道记录社的学生奔波各地采访收集资料,他们对于所热爱之事散发出的热情以及笃定的坚持深深地感染着我,也让我更加投入学生工作。他们的纯粹让我更加淡泊,时刻提醒我不去贪图功名,他们的成长也让我更加从容,时刻提醒我不去计较得失,因为我知道他们的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我们需要多给他们一些时间,多给他们一些默默的陪伴。

最后,望道社团让我找到并坚守我的初心。当陪伴成为一种习惯,职业慢慢的变成了事业。很多时候我的生活已经被学生工作填满,但我发现这种充实会让我感到满足和幸福。所以我愿意放弃我自己的事情更多地去主动考虑给学生提供更多他们所需要的成长上的帮助。这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辅导员这个职业的初衷,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初心。虽然只入职9年,但粗略统计带过年级就有8个,中途接手的超过三个月的年级就有6个,所带学生人数达2700余人,加上社团的学生近3000人,同时还承担了多份行政工作,与此同时,身边的学生也一起受累,他们在一次次摸爬滚打的锻炼中有部分成为了望道社团的骨干力量,得到了师生的认可。望道记录社社长郭烨泷在采访漓江出版社原总编辑刘硕良的过程中,被出版人对于出版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付出所触动,选择把刘硕良研究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选题,为自己的大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望道话剧社主力演员陆秋玲在排演话剧《花桥荣记》的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反复研读台词,切身感受到台词的魅力,考取了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将语言演绎变成语言研究,走下舞台后在学术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看着学生们逐渐成熟、成长,看着他们对热爱和梦想的坚持和责任感,让我明白做好这份事业就是我最大的幸福,也让我更加坚定我与学生一同成长的初心。我也决心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少画大饼、多用真心,将踏实务实之风传递给学生,真正做到言传身教。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冰雪健儿回信中指出,“新时代是追梦者的时代,也是广大青年成就梦想的时代。”在望道社团,你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你们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奋斗路上并不孤单,你们是幸福的。望道之路是由我们望道社团的每位同学参与开辟的一条向自己梦想迈进的成长之路。守望大道,一路向前行。真心希望每位同学能在社团中脚踏实地,在奋斗中有所收获,同时要有为社团、为学院和学校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望正道,不忘来时路。希望望道成为你们成长路上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多年后,当大家走上工作岗位,再回头看看,不要忘记在望道这几年的故事,不要忘记你们所共同铺就的望道之路。

共同守望,彼此同道,十年不过一瞬,望道之路,未来我们继续携手前行!

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我校 桂学研究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