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辉悬崖突围

发布者:龙晓添发布时间:2022-03-13浏览次数:10


讲故事:刘东涛

(京族 东兴市)

    法国侵略军侵占了越南还不够,又闯到江平一带中国领土上来了。巫头、山心、沥尾等渔岛上的人被杀被打,鱼也被抢劫一空。杜光辉见此情景,率领京、汉渔民,投奔刘永福率领的抗法黑旗军,跟法国侵略军搏斗。

    有一次,杜光辉故意走漏消息,把法国强盗引进深山。杜光辉一面布置义军在一条陡峭深谷埋伏好,一面叫一个小队边打边退,还在石板路上撒了一把把黄豆。法国强盗穿着高统皮靴追赶义军,踩着黄豆三步一滑,两步一跌,一步一歪扭,像醉汉一样撞到石头和树枝上,撞得头破血流。他们跌跌撞撞,前仰后翻往山上走来,杜光辉一声大喊,义军一齐动手,箭弹齐飞,槽木滚,石头落。法国强盗还没有清醒过来,就被全部消灭了。

    法国强盗吃了大亏,恨死杜光辉,决心抓住他。他们封锁了全部山路,并说∶不能打死杜光辉,也要把他饿死。

    包围圈越来越小,义军全部被困在一座又高又陡的大石山顶。义军一连被围困四天,只剩下最后几抓糯米了,又失去了和黑旗军主力的联系,形势十分危急!

    杜光辉和苏光清、杜光达等反复商量,设下计谋,分头行动。他们率领义军,割下山上的青藤,结成许多又粗又长的大绳子,天刚黑,把绳子一头绑到树根上,一头垂到悬崖下,从这里突围。同时杜光辉命令苏光清率领一部分义军引走敌人的兵力。义军趁机跑出了包围圈。杜光辉在突围前,把最后几抓糯米煮得香喷喷的,散放在一个大皮鼓上,又把皮鼓安在一处最显眼地方。杜光辉和苏光清亲自率领全部义军攀着绳子悄悄滑到悬崖下,在石丛里埋伏起来。京族独弦琴演奏

    山下的法国兵守了这么久不见义军突围,又听见义军的皮鼓冬冬冬地在山顶上响,都觉得奇怪,说∶这些中国人打皮鼓作什么用呢?有的说;大概叫人吃饭吧。有的说。召集人想法子逃命哩。其实是乌鸦飞到山顶,见皮鼓上散放着香喷喷的糯米饭,冬冬冬地啄食呢。

    到了傍晚,又有乌鸦飞去啄食,可是白天太阳把糯米饭晒硬了粘牢在鼓上,乌鸦啄了几口,吃不下就飞了。山下的法国兵听到鼓声零零落落,响不几声就停了,都大笑起来,说∶快了快了,连打鼓的也支持不住了。围在山下的法国强盗准备第二天一早杀上山顶,把瘫软在山顶的义军绑回去立功。

    这时杜光达率领部分义军摸到法国军官的驻地,偷袭了军营。法国强盗以为是被黑旗军的主力援军包围了,慌作一团,胡乱开枪。围山的法国强盗远远听见背后的枪声,也以为指挥部被黑旗军吃掉了,慌忙撤兵援救。这时杜光辉、苏光清率领的义军早已转移到他们的回路上埋伏好,一个突然袭击,把法军打得晕头转向损失惨重。

    等到后来法国侵略军又冲上山顶,想再去活捉被他们围困在山顶上的义军时,却只抓到一面散放着酸糯饭的皮鼓,和几根悬挂到绝壁下的大绳子。


讲 述 者∶杜玉富(杜光辉侄孙) 男 京族 73岁 东兴市江平镇汤尾村渔民 小学苏锡权 男 京族 79 岁 东兴市江平镇汤尾村渔民 小学

采录翻译者∶陈 麒 男 壮族 25岁 防城新华书店干部 中学

过 伟 男 汉族 52岁 广西师范学院教师 大学

1980年采录于东兴市江平镇汤尾村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


附 记

杜光辉传说流传干广西和越南交界地区。另一文本《杜光辉孤排渡海》叙讲∶他在一次战斗中负了重伤,被法国强盗抓到了,重刑逼他投降。他说∶我是堂堂中国人,决不投降番鬼佬。法国强资使出毒辣的一招,把他丢在无人的荒岛上,想让他活活饿死。遍体鳞伤的杜光辉在岛上苏醒过来,挣扎着采集岛上的草药敷伤口。用石缝里的雨水解渴,找野果野菜充饥。数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一只越南渔船停泊岸边。杜光辉走去和他们攀谈。越南人知道他是黑旗军,便送给他食品、淡水和柴刀。杜光辉有了柴刀,当天就欣竹子扎竹排,整整划了四天,回到村里,找到义军,继续抗击法国强盗。


讲故事:刘东涛,柳州电视台编导,节目主持人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龙晓添


版权所有:我校 桂学研究院 (桂ICP备05000954号-1桂公网安备450305020002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