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晚,学院望道话剧社经典话剧作品《秋声赋》南宁403禾集·红椅剧场上演,这是剧社第二年受邀参加南宁青秀·新青年戏剧节。学院党委书记刘立浩莅临现场、《秋声赋》总导演向丹,学院望道社团指导老师李逊、学院办公室主任赵亮带队赴南宁演出。
1941年,《秋声赋》在桂林首次上演,一时间“满城争说秋声赋,众人传唱落叶歌”。在几十年后的南宁,《秋声赋》依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整场演出历时一个半小时,高潮迭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优秀的舞台效果、制作精良的道具,都让观众沉浸于话剧的表演之中。演出落幕后,更有观众献上了花束,表达对演员的喜爱。
多位演员的亲朋好友也来到现场,饰演秦淑瑾的莫淑媛的母亲为演员们精湛的演技感到赞叹:“第一次观看话剧《秋声赋》,能够看到舞台效果非常好,灯光、道具、荧幕都有很好的设计和安排,每一位演员也都很出色,举手投足,非常到位,游刃有余,毫不怯场,演出了各自的特点,专业演员的表演都难得如此精彩。”
“最初的秦淑瑾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贤惠温婉、困于琐事家庭妇女形象。与胡蓼红相比,少了一些自我。但最后的秦淑瑾烧房子的情景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极大的震撼。此外,自由奔放、想要做广大战争中难童的母亲的胡蓼红;变卖首饰,支持儿子抗战事业的徐母;参加拍戏,有了工作的大纯……剧中的女性角色都让我印象深刻。”观众宋女士在接受采访时回答道。
曾经饰演徐子羽一角的学院2010级本科毕业生程鹏瑜在接受采访时也对本次演出表示肯定:“《秋声赋》的话剧经历给我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很大,其中第一点就是,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有了新的理解和提升。当文学作品不只是停留于文本的形式,搬上舞台利用话剧的形式亲身的演绎出来,这种形式给予人的体验是深刻的,人物内心世界是丰富的。第二,剧中所传递出的精神,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给予了很大的精神鼓舞。第三,通过话剧经历,更多老师和同学们认识关注到我,这其实也是一种鞭策和鼓励。演好话剧,做好本职工作,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得知师弟师妹们在那么短的时间下,能够呈现出那么完整的作品,我认为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尤其是女主角胡蓼红的角色,演绎得很传神。”
《秋声赋》是“新西南剧展”的经典剧目,也是望道话剧社作为学术型社团教学改革的成果之一。剧社成员通过演出的形式教学相长,在潜移默化中有效地提升了团队意识、专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获得了一定的学术自觉与学术能力。“趁着眉清,趁着唇红,辞了丹枫,冒着秋风,别了流水,走向湘东。”孕育于战火中的桂林,传承在今日的师大,辗转到南宁的红椅剧场,时岁变迁,铅华洗尽,望道话剧社与《秋声赋》的新旅程才刚刚开始,剧中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民族命运的文人担当也将一直延续。
(文/蔡杰 图/刘玮淇 黄重贸 审/韦敏)
合影留念
演出剧照
观众认真观看话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