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上午,北京大学资深教授陆俭明先生应邀在雁山校区邑谷互动校园为师生作了题为“汉语国际传播方略之我见”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刘惠老师主持,我院部分老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专业的研究生以及汉教专业的本科生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陆俭明教授将自己对于汉语国际传播方略的见解在讲座中跟同学们进行了分享,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学科性质。汉语教学学科主要是由汉语言文字学科与教育学科整合(而不是简单地相加)而成的。二是汉语国际传播的核心任务。陆先生指出:汉语教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汉语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想方设法帮助外国的汉语学习者尽快、尽好地学习、掌握汉语,特别是汉语书面语。三是认清汉语国际传播的目的。陆先生指出:汉语国际传播的目的是为了世界各国修建通向中国和华语社区的友谊之桥——“汉语桥”。四是认清语言教学和文化教育的关系。古今中外,外语教学从来而且必然伴随着文化教育,学生在接受一种外语教学的同时,会不知不觉地接受浸润于语言教学中的该语言所属于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五是正确认识教学法。汉语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认识到教师队伍与汉语教材的重要性,并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六是正确认识汉语教学本土化问题。陆先生指出:实现汉语教学“本土化”的前提是实现汉语教师“本土化”,而汉语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能够让外国汉语学习者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来说汉语、写汉语。七是加强华文教育研究,确认“大华语”概念。“大华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上可以有一定弹性,可以有一定宽容度的全球华人共同语。八是汉语走向世界的根本条件与标志。陆俭明教授分别谈到了从语言走向世界的先决条件和某语言走向世界的具体条件,接着提到了汉语走向世界的三大标志。
最后,陆俭明教授站在一个语言研究者的角度发出了“现在离那标志还有很大距离,我们还需努力”的感叹,并呼吁在座全体师生积极投身到汉语国际传播事业中去,紧接着,在场师生和陆俭明教授进行了互动,师生们提问了很多问题,陆俭明教授耐心地逐一解答。
讲座结束后,在座师生对陆俭明教授的精彩讲座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文/祝晴 图/段奎宇 审/蓝廖国)
陆俭明教授与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