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晚上,我学院在雁山校区文一区101举行了“中文之光•研究生论坛”第80期:1958年新民歌运动及其当下意义。本次论坛特邀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毛巧晖老师作为主讲嘉宾,论坛由学院海力波教授主持,出席嘉宾还有蒋永国、冯智明、黄韧三位老师。
本次论坛以阐明新民歌运动的多元价值与意义为主题,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数字中国:民间文学的大繁荣;二是大众化:身份转换与政治认同;三是交融与变异:民间文学价值与功能。
首先,毛老师描述了民间文学于1958年出现大繁荣,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参与人数多,涉及领域广;二是民歌创作活动丰富多彩;三是民间文学研究机构的积极活跃;四是民间文学作品集与研究著作出版数不胜数。
其次,毛老师提到了民众的身份转换与政治认同。并在此引入了“越界”的概念,“民间艺人”与“作家”的阈限被打破,他们获得了共同的文化身份与话语表述权力。
最后,毛老师简述了新民歌运动的积极意义。它首次从国家层面对民间文学与文化加以关注,力图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
讲座结束后,大家踊跃发言提问,毛老师也耐心认真地进行了解答,海力波教授对此次讲座作了精彩的点评。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文/张华 图/段奎宇 审/蓝廖国 彭秀雪)
毛巧晖研究员在作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