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tyc1286太阳成集团中文之光·基地论坛第十三期讲座在雁山校区文四区201教室举行。主讲人为河南大学我学院教授肖开愚,主题为“文学写作的动力和技艺问题”。我院教师冯强、高蔚、刘铁群以及两百多名学生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肖开愚,当代著名诗人,曾参与主编《九十年代》、《反对》和《中国诗歌评论》,著有诗文集《学习之甜》、《动物园的狂喜》和《联动的风景》等,作品被译为德、意、英、法等语言出版。1997年之后定居德国八年,其间在柏林自由大学兼课。2005年回国,曾任职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客座教授,现任河南大学我学院教授。
讲座开始,肖开愚教授分别用四川话和普通话给大家朗读了三首诗歌,带领在场师生进入对新文学的一部分——当代诗歌的定位与价值的探讨。他指出,在追求名利的时代中,诗歌并无名利可图,当代诗歌的部分努力是通过社会问题找到自己的声音,并最终成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接着,他通过社会对古诗和新诗的差别看法提出新文学的目标——在我们与世界之间建立一种新的桥梁,重建人和世界的关系。在文学写作的问题上,他提到艾略特的非个人化写作原则,说到写文学作品时作者需要自立禁忌,拉开你自己和作为作者的你的距离,迫使自己摆脱生活中的自己,成为作者的自己,这样才能知道作品里哪些东西多余,哪些自己还没有的感觉需要捕捉。随后,他通过对柳宗元的《江雪》的讲解,指出从已经使用分析语言而不是混沌语言的角度,我们可以警惕原始崇拜和原创之类的神话,在当代文学的环境中,研究经典的方法大可不同以往,我们可以从新的方面和角度来研究文学。
最后,他针对写作给师生们提出三点建议:第一,临摹他人的作品。临摹可以使自己不断接受感到激动的作品的刺激,始终焕发写作动力。第二,运用非个人化写作原则。研究此时此地此刻,把自己所在的空间当作复杂的社会,这样可帮助摆脱自私情感,使自己成为自己作品中的人物。第三,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气质找寻和锻炼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在文化中心学问大的人适合批评和讽刺的写作形态,在文化中心之外的执着之人则适合叙事和抒情,每个人就自身情况做出最佳的选择。
在提问环节中,肖开愚教授耐心回答同学们的疑惑,并谈及现实生活与文学里的真实性的差异。他指出,无论现实生活还是文学里的真实都不是客观的事实,在现实中不同的人对真实有不同的看法,这使我们模糊了真实。文学里的真实有时是可以看得清的,文学里面的真实是自己认识理念发生的冲突,为了得到一个认识,利用精心的语言接近我们企图得到的真实的结果。
这次富具哲理性的文学写作指导讲座让在场师生们又一次领略到文学大师的风采,有利于促进文院师生们对文学写作的理解,对引导和鼓励文院师生突破旧的写作模式,走进新的文学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tyc1286太阳成集团嘤鸣记者团 文/杨广露 摄/邢海月 罗清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