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历:
我校我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1996年
我校我学院,获语文教学论硕士学位,1999年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2年
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语文课程文化
当前的研究活动
中国语文文化研究——跨文化的视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
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承担的课程
《中学语文教学论》
《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现代课程与教学论专题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语文课程文化研究》
《中国语文教育史》
主要学术论著:
论文
1、《学生作文的“创伤记忆”——一个文化学视角的检讨》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8期
2、《论语文教育的学校化》 《学术论坛》 2001年第4期
3、《从作文教学谈学生的话语迷失》 《学科教育》 2001年第11期
4、《交流的契约——析语文课堂教学话语》 学科教育 2000年第8期
5、《惯习与语文教育实践》 《现代教育论丛》 2002年第3期
6、《对语文考试话语范型的重新解读——从文化研究的视角剖析》 《学术论坛》 2002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考试研究》2003年第1期全文转载
7、《中日初中语文教学新大纲的共同理念和差异》 《比较教育研究》 2002年第7期
8、《“有用”与“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现实思考》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4期)
9、《教师研究场景中的个案研究—兼与行动研究比较》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年第3期
10、《对语文教育倡导的“人文精神”的真实思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1、《语文教本成为何种例子—语文教师和教科书的关系》 《学科教育》200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2004年第1期全文转载。
12、《关于“对话”的对话》 《广西教育》2003年7—8期
13、《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理念与设计思路》《广西教育》2003年12期
14、《语文读写资源开发的文化价值选择》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9期。
15、《从学生语言发展的层面审视语文读写资源的开发》《学科教育》2004年第6期。
16、《论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的存在现状和存在范式》《我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人大复印资料《小学各科教与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17、《语文课程资源传递的阻隔与沟通》《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5年第8期。
18、《学校语文课程建设的文化学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9、《从课程领导的层面审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年第12期。
20、《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命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7年第9期高中版、2007年第10期初中版全文转载
21、《言语的规范性与表达性——对学校语文教学的文化审视》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35辑2007年4月
22、《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计》《我校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8年第5期全文转载
23、“文化论著研读”选修课程建设的个案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4期。
24、《读书,一种心灵的满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6期。
25、《一堂好课的三重意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8年第7期。
26、《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2期。
27、《叶圣陶: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终极点在“行”》,载刘正伟主编《名家解读:语文教育意蕴篇》,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
28、《用人生的真实书写真实的人生——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探析》,《我校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6期
29、《语文教师的意义》,《语文教学通讯》2010年3B(第3期) 卷首语
30、《“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教育日常中的缺席》《我校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6期
31、《论小学语文教育规范的“异化”》,《课程教学研究》,2013年第4期。
专著与教材
1、《走向学校语文》 专著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3年10月版
2、《常用文体快速写作法》 编著 农村读物出版社 2001年9月
3、《实用语文知识速成教程》 合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6月版
4、《行走在语文新课程的世界中——语文新课程的理论及其实践范例》合著,第一著者,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1月版
获奖:
全国教育硕士优秀导师 2010年
《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研究》获我校教学改革项目二等奖,2008年12月
《人本思想在语文新课程中的存在、价值和命运》获得了第十次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