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生态批评——文学的生态使命
主讲人:郑明
嘉宾老师:廖国伟 聂春华
主持人:孙蜜蜜
时间:2013年6月27日(周四)晚7:30
地点:文艺学教研室
第一节 生态批评概述
1、生态批评产生的时代背景
生态环境危机日趋严重,这是全世界不可否认的事实。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退化是同时发生的。人类目前只有一个星球可作为生存之地,而人口的过度膨胀、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世界范围污染的加剧,使地球环境达到了难以承载的极限。两百多年前,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中就提出“返回自然”的口号;马尔库塞认为,自然已沦为人类的奴隶,疾呼“解放自然”。
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是人。其他物种还没有这样的能力。进一步说,是社会发展模式,是生产生活方式、是科学技术等工业文明的诸多不合理政治经济社会问题造成的。如果再深入挖掘下去会发现,最根本的原因是思想文化层面的,是几千年前确立并在今天依然根深蒂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全球社会危机,是由于我们的贪婪、过度和利己主义以及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的盲目自满造成的,换句话说,是我们的价值体系导致了这一场危机。如果我们再不对我们的价值观和信仰进行反思,其结果将是环境质量的进一步恶化,甚至最终导致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崩溃。”
问题的根源在于人,出路也在于人。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生态思潮和环境运动便是从思想和实践上努力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文学研究领域中的生态批评便是各种生态思潮(生态哲学、生态社会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伦理学、生态法学等)中一支。
2、生态批评的使命
诞生在生态危机大背景下的生态批评,不可避免地承担着重大的使命。一位生态批评家说:“生态批评呼吁文化变革,它不只是一个分析文学中的自然的方法,它也暗示通向生态中心主义世界观,一次伦理(把道德关怀从动物扩展到生物再到整个生态环境)的拓展,一次人的全球共同体概念的扩大,以便涵盖非人类生命形式和自然环境。”由此可见,生态批评要求变革我们现有的思想观念以及道德伦理观念,把人类、所有的生命体以及自然环境都纳入到“全球共同体”中。这就是要通过文化观念的改变把人、其他所有的生命体和自然环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揭示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
生态批评的这一使命可以概括为文化批判。 生态批评的首倡者密克尔指出:“如果文学创造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特征,那就应该细致和诚实地审视文学创作,以便发现它对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影响,确定它在人类的福祉和人类的幸存中所发挥的作用—假如能发挥作用的话,确定它将什么见解带入人类与其他物种、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文学究竟是使我们更好地适应地球生活的一种创造行为,还是使我们与之疏远的行为?从无情的进化和自然选择的角度看,文学究竟是有助于我们的幸存,还是加速了我们的灭绝?”生态批评家认识到,应当从文化上探索生态危机的根源,而文学也应该对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负有责任,反思和重审文学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2)社会批判
生态批评家劳伦斯*布伊尔特别重视生态批评的社会批判和现实作用。他指出,只有深入到社会批判的层面,探究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关注环境公平正义、关注全球化和生态保护地域的关系和冲突,生态的话语才会成为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的恒久部分。他进而指出,未来生态批评的发展方向是“强化公众对地球命运的关切”,“强化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感”;同时他也指出包括生态批评在内的生态思想能够“转变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发展政策”。
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固然是生态批评的重大使命,但批判不是最终的目的,要避免像解构主义那样在颠覆以前的思想文化的同时也陷入了杂多的混乱中。生态批评更为崇高的意义在于努力探索并建立一种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使人自身、人类社会、其他生命体以及自然环境能够健康协调地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中。
3、生态批评的产生和发展
(1)欧美生态批评的产生、发展
1974年,美国学者密克尔在《幸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一书中,主张探讨文学对“人类与其他物种之关系”的揭示,“审视和发觉文学对人类行为和自然环境的影响。”1978年,鲁克尔特在《文学与生态学:一次生态批评的实验》一文中,首次使用“生态批评”这一概念,提出应“将文学与生态学结合起来”,强调批评家“必须具备生态学视野”,“构建一个生态诗学体系”。1991年,英国的贝特出版《浪漫主义的生态学:华兹华斯与环境传统》一书,这标志着英国生态批评的开端,也意味着生态批评开始走出美国,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思潮。1992年,“文学与环境研究会(ASLE)”在美国建立,以推动人文学科的环境取向研究。1995年,哈弗大学的布伊尔出版《环境的想象:梭罗,自然书写与美国文化的构成》,这本书被誉为生态批评领域的里程碑。(他研究梭罗的《瓦尔登湖》)。2000年,贝特出版《大地之歌》,将批评视野从浪漫主义文学扩大至从古希腊到20世纪的整个西方文学。2002年,文学理论教科书《起点理论: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导论》 、《二十一世纪批评导论》都增加了一章“生态批评”。这意味着生态批评已进入学术主流。
生态批评同样受到欧美非英语国家的关注。在英语文学范围之外,欧洲、加勒比海地区和日本、印度、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的生态批评也比较突显。为反映这一特征,美国生态批评学者墨菲主编了一部生态批评国际性论文集《自然的文学:一部国际性的资料汇编》,他说:“生态批评的发展需要对世界范围的表现自然的文学进行国际性的透视。”(2)中国生态批评产生和发展
生态批评在中国起步的稍晚一些。 1994年,《外国文学评论》杂志发表了司空草的一篇短文《文学的生态学批评》,介绍国外生态批评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情况。作者把“ecocriticism” 译成“生态学批评”,指出 它“关注的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问题”,还要探索生态问题的文化背景, 因而也是“文化生态学批评” 。2001年,国内第一次使用“生态批评”这一术语,这是清华大学王宁编译《新文学史I》(国内首次翻译国外生态批评文献)时提出的。2002年,国内出现了一批生态批评的文章,如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知识空间》、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等。2003年,王诺出版《欧美生态文学》,这是国内第一步生态文学研究著作。2004年,王诺发表《生态整体主义辩》,提出许多与西方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学者不同的看法:生态思想的核心不是弱人类中心主义,而是生态整体主义,而且不应当称之为“生态中心主义”。并提出与西方生态批评不同的看法: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点是生态整体主义。2006年,鲁枢元出版《生态批评的空间》;同时完成了生态批评的文献汇编《自然与人文:生态批评学术资源库》,这不文献为生态批评的研究与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近年来,国内高校有一大批博士论文以生态批评、生态文学作为选题,如中央民大王静的《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山大苗福光的《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等。国家社科基金也资助了好几个与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有关的项目,如鲁枢元“自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及其演变”、陈炎“儒、释、道的自然生态观与艺术价值观”、赵树勤“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王诺“生态批评的困惑与解惑”、李玫“新时期文学中的生态伦理精神”等。
4、生态批评的界定
(1)何为生态?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从生物学的视野来看,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包括人)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人文视野来看,生态指人适应环境的方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等层面。
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最早提出“生态学”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科学,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这个定义沿用至今。
“生态”、“生态学”这两个概念来看,它们都强调事物之间或事物的各要素之间联系,是一种系统观和整体观。
生态批评并不是采用生态学的方法原则研究文学,而是吸取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如整体观、联系观、和谐观等。
(2)何为生态批评?
以下两位国外批评家的定义受到了广泛的认可:a、斯洛维克:“生态批评意指两个方面的研究:既可以用任何一种学术的方法研究自然书写,也可以细致研究任何文学文本的生态含义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使那些文本初看起来似乎显然是描写非人的世界。”b、格罗特菲尔蒂:“生态批评是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的批评。”她进一步解释,生态批评的基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物质世界相互关联,文化影响物质世界,同时也受到物质世界的影响”,生态批评“一只脚立于文学,另一只脚立于大地;作为一种理论话语,它协调者人类与非人类”。
国内学者王诺综合了国外的研究,将生态批评的定义:“生态批评是在生态主义、特别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指导下,探讨文学与自然关系的文学批评。他要揭示文学作品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揭示文学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态危机之思想文化根源,同时也要探索文学的生态审美及其艺术表现。”(《欧美生态批评》)
这个定义指出了生态批评的指导思想,目的任务(思想文化和审美艺术),研究对象。
5、生态批评的对象
生态批评研究和评论的对象是整个文学,绝不仅仅是生态文学,不仅仅是直接描写自然景观的作品,不仅是“自然书写”。只要蕴含了生态思想,只要有关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的揭示,只要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产生了影响,也应是生态批评探讨的对象。
斯洛维克指出,生态批评的范围不仅包括那些明确表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还包括所有类型的作品——努力发掘其中的生态意义。“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不管它产生于何处,完全不能被生态地解读。”
6、生态批评的思想特征
国外关于生态批评的说法并不统一,一种叫“生态批评”,另一种叫“环境批评”。然而“生态”和“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环境”意味着“环绕”,在某个中心之外存在着影响该中心的其他事物;而“生态”则强调一种整体性的关系,没有预设什么中心。术语的不同表明了所依据的思想基础也是不同的。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是生态整体主义。
生态批评的思想特征:生态主义尤其是生态整体主义。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核心是: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王诺)
这里要注意生态主义和与之相关的环境主义的区别:
生态主义质疑并批判传统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生产方式、发展模式,主张挖掘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并加以深刻变革,唯有此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的危机;而环境主义则对以上这些方方面面采取一种改良的态度和方式,确信在不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的价值观或生产消费方式的情况下,也能解决环境问题。
第二节:生态批评的哲学思想基础
1、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生态整体主义思想是生态哲学最核心的思想,也是生态批评的思想基础。生态整体主义:把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而不是把人类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把是否有利于维持和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谐、稳定、平衡和持续存在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根本尺度,作为评判人类生活方式、科技进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终极标准。
国内外有人把生态整体主义称为“生态中心主义”。这并不准确。生态整体主义的基本前提是去中心化,绝不把整体内部的任何一部分看做整体的中心,而是强调整体及整体内部的联系。既然没有中心,何来“中心主义”呢?
2、生态的主体间性思想
所谓间性,就是指事物之间的联系。主体间性的概念最早由拉康提出。所谓主体间性,通俗地说,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相关涉的联系。
生态批评的主体间性思想要求在坚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态内部和谐的前提下,倡导自然主体和人主体(尤其是前者),并特别强调这两种主体之间的联系。
生态批评家贝特在《大地之歌》中引用过一段话可以很好地说明人与自然的主体间性关系,“在森林里,我多次感到,不是我看树林。有一些日子我觉得是树木看我,和我说话……而我在那里倾听……我认为画家一定要被宇宙穿透而不要想看透宇宙。”在这位画家眼中,树具有自身的个性和主体性,它是独立存在的,不是作为画家精神人格的象征显现而存在的,他们之间是可以平等交流的。(从主体间性的思想来看,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多元共存,相互作用,平等对话)和狂欢化诗学(颠覆等级、反对中心主义,主张平等)对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具有主要的意义。)
3、海德格尔的生态思想
海德格尔被誉为“生态主义的形而上学家”,他的生态哲学是生态批评的重要思想基础。
海德格尔提出“天地神人”(概念释义)的“四方关联体”,认为这四方“共属一体的、本就是统一的,它们先于一切在场者而出现”,拯救地球靠的不是统治和征服它,“只需从无度的掠夺破坏向后退一步”。这里海氏把地球上的所有存在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批判盲目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观;认为生态的问题是人类造成的,而解救的出路就在人自身。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氏不但提出了生态整体观,而且还指出了人类融入生态整体的途径,即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态的完整性。
“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来自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首诗《在可爱的蓝色中》,英译文是“Well deserving,yet poetically/Man dwells on the earth.”批评家贝特从生态的角度对这句诗予以解读:生态批评的“前缀eco来源于希腊文oikos,意为家园或栖居地”。栖居意味着一种归属感,一种人从属于大地、与大自然共存的感觉。
海氏说,“诗并不飞翔凌越大地之上以逃避大地的羁绊,盘旋其上。正是诗,首次将人带回大地,使人属于这大地,并因此使他安居。”人类要诗意的栖居,就必须“保护大地”。
西方其他的生态思想
1、卢梭的思想。卢梭对生态批评的影响非常大。他的思想中有很多主张都蕴含丰富的生态哲学观念。比如非常著名的“回归自然”的口号、他倡导的简单生活观(“咋看起来,好像玩乐的次数和花样一多就可以增加人的幸福,而平淡单调的生活将使人感到厌倦;但仔细一想,事情正好相反,我们发现心灵的甜蜜在于享乐适度,使欲望和烦恼无由产生。”)以及对人类征服控制自然的企图的批判(人啊!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你就不会再痛苦了。紧紧地占据着大自然在万物的秩序中给你安排的位置,没有任何力量能够使你脱离那个位置;不要反抗那严格的必然法则,不要为了反抗这个法则而耗尽了你的体力。)
2、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对生态批评也有重要的意义。在《自然的辩证法》一书中,他提出了非常著名的 “一线胜利二线失败”论。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和、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恩格斯的警告发人深省。我们自以为是自然的主宰,对其进行无休止的控制奴役,结果却总是在其他方面遭到大自然残酷的惩罚。
第三节 生态批评的切入点
1、人类中心主义批评
生态批评首先批判和反对的就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因为人类中心主义是导致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
美国史学家林恩*怀特1967年的《我们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被誉为“生态批评的里程碑”,他在文中指出“犹太——基督教的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它“构成了我们一切信念和价值观的基础”,“指导着我们的科学和技术”,鼓励着人们以“统治者的态度对待自然”。
其他表现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还有前文已提过的,它们都是生态批评的切入点。
在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笼罩下,所有的文学形式包括神话、寓言甚至志怪小说这些文学样式也被当做是人与社会生活的表现。文学变成了人类一种特有的话语权,文学成了人学,只关注人的生存状况和价值利益。文学关注人,这无疑是非常必要的。然而,我们仅仅从人的角度理解文学,难免会戴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有色眼镜,而忽略了与人同处于地球的其他生命体的生存状况,对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则关注的很少。生态批评既然是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那么从这个层面来说, “文学”这个沿用了千年的概念需要重新界定,人们关于文学的含义的观念也需要变革。我们该如何重新界定文学?这是文学的生态研究不应该回避的问题。
2、征服和控制自然的批判
征服和控制自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密不可分。很多文学作品都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政府与控制,如《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身上不仅有浓厚的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而且还有极度张扬个人英雄主义和征服控制自然的倾向;麦尔维尔的《白鲸》、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都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控制。
3、唯发展主义批判
唯发展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为发展而发展,认为发展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目前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国家把为了发展而发展作为指导社会发展走向和制定方针政策的主要依据。美国生态文学作家艾比激烈批判这种思想。他指出,为发展而发展已成为整个民族、国家的激情或欲望,却没有人看出这种唯发展主义是整个民族甚至国家的灾难。
生态批评认可的发展是一种有制约的发展,发展要受到地球资源的制约,受到生态系统承载能力的限制;认可的是一种科学的发展,不是以经济增长和物质的生产与消费为目的,而是以马克思主义所主张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发展的终极目的。
4、科技至上观批判
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技术的地位日益崇高,甚至有人主张以科技取代宗教。然而,科学技术并非是万能的、百益而无一害的。科学技术关乎全人类的命运,关系到所有生命体和整个地球的生死存亡。现代社会的核武器(伊朗和朝鲜核试验)和核电安全问题(2011年春日本核泄漏事件)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美国生态思想家莫兰所说:“科学已变得极其危险,不能全凭政治家来处理;科学已变成了一个国民的问题,一个公民的问题,我们应当诉诸公民们。”
生态批评主张对科学技术进行重审、反思和批判,将其置于社会的监督范围之内;同时呼吁科技工作者要承担社会责任、人类责任和生态责任。这既是对科技的负责,也是对人类社会的负责,更是对整个地球的负责。
5、对人类日益膨胀的欲望的批判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况且,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生产制造的产品不断刺激着新需求产生,这必将加速资源的消耗、环境的污染、和大量垃圾的产生。所以,生态批评的另一个切入点是对人类奢侈欲望的批评(注意:人正常的欲望是合理的,而且是必要的)。歌德的《浮士德》被视为西方文学最狂热地煽动欲望的作品,其中的“浮士德精神”既是对人类自身力量和奋斗精神的高扬,也表现了对欲望的无止境追求,甚至表现出对自然万物的控制和占有,及至浮士德将死时还说:“我以跑遍了全世界,每一种欲望我都紧紧抓住……我只渴求,我只实行,又重新希望……任何瞬间他也不会满足。”
除了以上所说的人类中心主义、征服自然、唯发展主义、科技至上、奢侈欲望的批判,生态批评还可以从生态整体主义、简单生活观、消费文化等方面予以切入。
以上可以看出,生态批评更多的是文化批评。所以,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批评需要结合具体文本,探究文本中那些思想内容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些思想内容符合或违背了生态整体主义,避免将生态批评变成了空泛的文化批评。
第四节 发掘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生态内涵(以老庄思想为例)
A、老子
a、“无为”的主张。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也。”这里虽是谈人事,但这种顺应万物自其发展的方式同样也适用于对待自然。再如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弗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说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违背事物的本性和自然的法则。这种尊重自然的思想正是生态思想的体现。
b、节制欲望的主张。12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46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也”。主张“去甚,去奢,去泰”。(29章)这里老子否定是人的奢侈欲望,认为只有把人的欲望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也就是温饱的生活,才不会迷乱心性,才能够使内心恬淡宁静。这一主张与生态思想(控制人类日益膨胀的物质欲望)相契合。
c、道法自然的主张。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王弼的解释是“道不违自然”。51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这一主张与“无为”相通,都是强调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尊重。
B、庄子
a、大地共同体的社会理想。《庄子*马蹄》描述的“至德之世”是一种契合生态精神的“大地共同体”,在这种理想的社会中,人与万物是一种共生的伙伴关系,达到了人与自然万物和谐的生存状态。“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在庄子理想的社会里,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和睦相处,人与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十分和谐。
b、谨慎地对待技术。《庄子*天地》“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在也。”庄子看到科学技术对人之心性的迷乱,对其采取了批判和谨慎的态度“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庄子对技术的看法非常有远见:“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科学技术会危害自然万物的原本状态,会滋生人无限的欲望。
c、天地一体的生态观。人是地球上最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物种,只有人才能在意识和行动上做到尊重自然万物,将天、地、人三元视为一个整体,将天地万物视为自己生存环境的一部分。这是庄子的世界观,也是他的生态观。《庄子*天下篇》“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也”。
思考:
1、 如果生态环境危机不影响人的生存和生活,人们还会倡导“生态整体主义”吗?这种观点仍是承认人的价值利益是第一位的。它是否是另一种形式的“人类中心主义”呢?
2、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发现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更多的是关注文学之外的东西,而对文本的文学性或内在研究重视的不够。对此,我们该如何看待?
3、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还有哪些蕴藏着丰富的生态内涵?想出一点请说出一点。
聂春华老师:生态批评是一种文学批评还是其他的什么批评?仅从字面上来说,生态批评是否也包含其他文体的批评?如果是文艺学专业的人来做,是不是应该做生态批评学的研究?生态整体主义是王诺提出的还是别人提出的?其实,我很怀疑这种思想能否站得住脚,而比较主张一种弱势的人类中心主义。因为人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即使是生态整体主义,也是人提出来的,包含着人的目的。一个人和一条狗掉进水里面,是救人和是救狗?如果救人,这是没有非议的;如果救狗,人们会说你没有人性。生态思想中有强势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势的人类中心主义,我觉得批判的应该是前者。我们所做的是,应该是尽力弱化强势的人类中心主义,使人能够和其他动物和谐共处。在这个星球上,人是主导者,而不可能是其他动物。如果是电影《猩球崛起》的那种“猿类中心主义”,人类的命运也将变得悲惨。其实,弱势的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和自然被视为对立的关系,认为科技导致了自然的破坏。实际上,现在最能保护自然的也是科技,而不是说回到原始那种时代就可以保护自然。科技和自然并非截然对立的。还有一点,我比较怀疑老庄思想的生态价值。那毕竟是很久以前的思想,受制于时代的限制,并没有面临像今天我们遇到的一些生态问题,是否还适用于今天呢?我感到奇怪的,现在的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总是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我们不可能依靠老庄思想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且老庄的思想并不像你刚才说的主题间性的思想,它就是古老的缺乏主体性的思想。我比较怀疑老庄思想能否拯救人类的生态危机。要拯救的话,需要从思想观念、科学技术等许多方面努力。
廖国伟老师:我相当怀疑生态整体主义的观点,这是不可能的,而且刚才郑明讲的生态批评的基本思想如整体观、和谐观等,这是很早就有的思想,毫无新意。人也不可能摆脱人类中心主义的观念,即使是刚才放映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西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他们也有吃羊吃牛的生活方式呢。
孙蜜蜜:生态批评也算是倡导大家去保护生态环境吧,是动物、自然和人处于一种平衡的关系状态中。
罗况潇:对于生态环境危机,文学的力量是微弱的,即使是对于国际政治上的《京都议定书》,很多国家签署过,但却不采取实际的行动。我们国家一直倡导节能减排,可是一旦减下去,经济就难以发展了。
聂老师:我们说的低碳经济是发展的一种方式,是相较于以前高消耗的方式而言,不是说不发展经济了,比如节能灯产业就是一种低碳经济。
廖老师:可是节能灯也是用高碳材料做出来的低碳产品。
罗况潇:现在的光伏产业也是需要原材料的,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非常大。
聂老师:以前用木材生产纸,现在采用高科技以速生林或竹子来生产,这就是低碳方式的发展。
廖老师:但是我担心,这又会用另外的资源来支撑高科技。所以,科技是一种悖论的东西。
齐留柱:官方有一种说法是环境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
郑明:社会要发展,必须要借助于原材料和各种资源,人的生存生活也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如果我们以生态至上和生态整体主义的观念去规范和约束我们的生产生活,这是完全做不到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采取低消耗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模式,尽可能地使地球资源得以长期循环的利用。
吴丽梅:如果是我们文艺学的做这个生态批评,我觉得要很多的知识,甚至是跨学科,这样,我们承担得了吗?
郑明:对,这个需要了解一些其他的知识,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等。因为生态批评这门学科就是在生态环境危机和生态思潮下产生的。
吴丽梅:所以,生态批评并没有围绕文本来展开,就像文化研究研究一些社会现象和生态现象,这样生态文学这种文体就变成了报告文学类或科普类的作品了。国外的《瓦尔登湖》是生态文学里很有影响的作品,但在国内这种作品有吗?
李正蔓:有。我以前看过迟子建、阿来的作品,还有《怀念狼》,这些作品是反映的是古老民族在现代社会的消亡,流露出一种浓厚的怀旧和回归意识。
廖老师:我觉得对生态批评的研究其实是在歪曲作者的愿意,作者本来不是从生态的角度写生态文学的,人们偏要说那是生态文学作品。
郑明:冯友兰曾经说过,他想把历史解释成什么样就解释成什么样。
廖老师:这样就会使研究对象泛化,没有确定的研究对象。比如池莉描写产业工人的作品,也可以解释成生态的东西。
聂老师:对,上次现当代专业论文答辩时,有位同学研究生态美学视野下迟子建的一部小说,我就很客气地说这不是生态美学的东西。他把自然风景、人与动物的关系说成是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实际上,作品里是有一些生态思想,但那位同学并没有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意识,没有真正的生态批评理论,只有一些生态的思想。
廖老师:今年我去广西民大评审的一篇论文也是研究广西瑶族作家的生态美学的思想。作者本人并没有生态美学的意识和动机,而研究者却从这方面去阐释。对于这种做法,我们该怎样去对待呢?如果这样也可以的话,沈从文的作品也可以发现一些生态美学和生态批评的思想。现在的生态批评,我觉得就是文化批评。
郑明:所以,刚才我提到,生态批评研究的对象是整个文学。我也觉得生态批评是当今文化批评中的一个分支。刚才提到的对《浮士德》的生态解读,就是侧重对书中主人公那种征服自然、满足欲望情感的思想的批判,如同巴赫金说的是对文学的外部研究。
廖老师:现在生态文学研究很缺乏生态文学的作品,人们说来说去就是那几部作品《瓦尔登湖》、《寂静的春天》。
吴丽梅:现在是先提出生态批评的理论,而从事生态文学创作的人很少。
郑明:有很多人写过生态文学的作品,我反而觉得研究生态文学的倒不多。在当今生态环境危机的背景下,很多作者在不自觉的意识下写出来的作品,其实就比较契合生态的精神。
廖老师:我抽烟和生态有关吗?
李正蔓:有,你在污染环境。
廖老师:我在保持我体内的生态环境的平衡。
郑明:你体内的环境曾经被烟打破,现在需要借助于烟才能维持你体内被打破后的平衡。
廖老师:对,我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代表。现在人类正是这样。
郑明:生态批评就是给人一种意识和警觉,让人们认识到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李正蔓:那它对文学本身有什么影响?
郑明:如果作家认可那种生态整体主义的思想,关注各种生命体的价值,那么在创作中,就能够以动物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社会,以动物那个种的尺度来评判判人的行为,把传统的人的视角切换成动物的视角。刚才提到一位诗人在作品中和树木对话,他就是在意识中把树木视为和自己平等的生命体,二者是一种平等对话的关系。
聂老师:生态批评更多的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生态危机问题,对我们文艺学的同学来说,我们更关心的是生态批评对文学理论有什么影响。比如你刚才提到的“文学是人学”的命题,如果从生态研究的视角来看,就面临着挑战。还比如,生态美学,现在山东大学在做这一研究,他们就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和“按照人的尺度”等命题,用一些新的视角反思文学艺术中一些旧的命题。这种导向对文学理论的研究很有意义。
廖老师:你的题目应该在前面加上“文学”,即文学生态批评,你是想把目光集中在文学中。
聂老师:还有你的“文学的生态使命”,就没提到,我觉得很多作家在创作时就没有生态批评的意识。我在想生态批评到底是一种批评学还是一种批评视角?它不仅是文学的生态使命也是文学理论耳朵生态使命吧。
郑明:我现在还觉得我没有把题目给命好,当时是做了ppt以后才加的题目,其中谈的生态批评的哲学思想、老庄思想都是和生态有关的,所以就加了副标题“文学的生态使命”。
聂老师:生态批评的视角能够给文艺学美学的一些命题提出哪些挑战呢?比如对审美规律,对文学是人学的命题。
郑明:应该是有挑战的。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文学是一种人学,但如果从生态的视角来看,则会忽略人之外的其他生命体和生态环境。
聂老师:生态批评是热点,有很多方面可以做,只是现在做的比较粗糙。
郑明:生态美学研究比生态批评研究的影响更大。广西民大的袁鼎生主要研究的是生态审美学。
聂老师:他是山东大学的博士,跟随曾繁仁在做生态美学。实际上在国外做生态美学研究的很少,多在研究环境美学,因为国外的研究者认为,研究理论要落在具体的事物上,所以环境美学研究落在环境上,正如艺术的研究要落在艺术作品上一样,研究自然要落在自然上,而生态是关注事物之间的关系,难以落到实处,那生态美学的研究落在哪里?
郑明:在这一问题上,我反而认为我们比较极端、激进,直接进入了生态整体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而西方还只在关注环境,弱人类中心主义。
聂老师:因此,中国人总是抱有浪漫主义的幻想,习惯二元对立模式看问题,不是人类中心主义就是生态中心主义,而西方则强调弱人类中心主义。
田坤:生态批评如何应对文学?文学会强调自然的人格化,那么在强调自然的人格化的时候,会出现一种悖论。例如在《海底总动员》的中,让本身吃鱼的鲨鱼因为情节需要变得吃素食,这里就出现了一种鲨鱼天天被饿着这样的情况。《猫和老鼠》和《喜洋洋和灰太狼》也是如此,强势的一方永远不是自然界真正意义上强大的物种。于是,出现了这样一种违背自然规律的逻辑,这是由于当今社会出现了生态危机,所以才有这样一种导向。
郑明:也就是说,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摆脱的,生态中心主义是永远也做不到的。人类是在生物物种的最顶端的位置,在社会是主角。
廖老师:生态中心主义是永远也达不到的,现在人们提倡保护生态和环境,还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的,不是从动物的角度出发的,是为了人类的生存。
田坤:提出生态伦理的问题是一种理性,但是环境问题比较少的地区,却是非理性的地区、如宗教氛围浓厚的地区,西藏地区低人口增长率、低出生率我们凭借理性压抑对自然的索求达到成功的例子似乎没有,只有在那些非理性的地区,生态环境才比较平衡。这里就出现了一个谬论。因此,我们解决生态问题是否应该换一个角度,并不涉及生态批评,而从其他方面来提倡,也许会有更好的效果。
廖老师:我认为他说的很对,我们的生态批评就是这样,城里人说我想过田园生活是假的。
让他们真正去体验那种生活,都是不愿意的。生态相对平衡的地区都是伴随着贫穷和落后的。
吴丽梅:保护环境不一定要拘泥于形式,我们生活在大城市不一定要去深山里居住才是保护环境,而是在城市里尽量为城市多天一些绿色和自然的气息。生态批评倡导改变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倡导一种简单的生活。比如说禅宗,宋代文人可以在家修行。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要是和自然相结合,可以建造一些宋代的家居环境,住宅里面的园林化,整个住宅里有山有水有亭子,这样在生活中就很生态。
郑明:你所说的是比较契合生态的精神的,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东西,但是环境主义的东西和生态主义的东西有关联性。你刚才提到的受禅宗影响的人,布局自己的居住环境是一种生态的状态。
吴丽梅:生态主义和环境主义有什么区别呢?
郑明:生态主义批判的是人类当前一些观念和发展方式,但是环境主义不一样,它认可当前的价值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小修、小补,从而来解决人类的生态环境问题。这就是他们的区别,可以说一个更激进,一个更温和。
田坤:生态批评面对的是生态文学还是全部文学呢?
郑明:全部文学
田坤:如果是全部文学,依然有我提到的那个悖论即自然人格化,因为文学通常来说是以人类中心主义为出发点的。生态批评是把人类和自然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文学会不会脱离本体论的规律。
廖老师: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一个学科没有它特定的研究对象,这个学科的成立是很可疑的。
田坤:如果有生态文学,生态批评是可以成立的。因为,现代的许多小说和电影都是建立在一种危机感的基础上的,然后有特定的题材和灾难意识,这种是不是可以称为生态文学和生态影视。在这种基础上的生态批评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学科。
郑明:在国外有的人倡导把整个文学纳入生态批评,有的人则倡导自然抒写和环境抒写,与你所说的相同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是狭义的研究。在国外意见是不统一的,这门学科产生的时间较短,而且产生之初的理论依据也不一样的,有依据的是大地伦理学,还有的是依据深层生态学,这都是西方的那些理论。在国外,研究者依据的思想基础本来就是有分歧的。所以,刚才你说的那种悖论也是存在的。 (整理人:郑明 孙蜜蜜)